原材料的问题
尽管早在2005年10月1日实施的国标《家具使用说明》(GB5296.6)规定所有在市场中销售的家具都必须配备使用说明书。
在说明书中,必须有对材料、涂料中实际含有的有毒或放射性物质指标给予说明,同时要标明甲醛等有害物质的确切含量,消费者在选购家具时,可以了解家具中污染物的含量。
然而仍然有许多厂家为了追求更大利润,利用多数消费者不了解家具对室内空气质量负面影响的情况,使用污染物含量不达标不规范而价格低的原材料(人造板、油性涂料、胶黏剂等),从而造成室内空气污染严重,同时也反映出我国针对家具污染预防缺位、立法不全的现状。
而有一些涂料的生产厂商钻国家标准的空子,比如涂料国家标准对其固体含量、重金属含量等都有相应规定,但没有规定溶剂排放的时间,于是一些厂商使用一些挥发周期较长却价格低廉的溶剂。
一般常用涂料溶剂为醋酸丁酯、环己酮、二甲苯,而现在不少涂料厂将碳酸二甲酯、二氯乙烷、150号溶剂油都作为溶剂,而这些材料的沸点、化学性能等都不及常用溶剂。通常家具涂料涂装后一周内溶剂可全部挥发,至多一个月可使涂料气味散发殆尽。
但是这些替代品有可能与树脂、固化剂的衍生物进行重复反应,并且这些代用品的沸点都比较高,这样就会长时间地、逐步地释放出各种气味(VOCS),污染环境。
另外,尽管使用合格的板材,但家具中不仅仅使用板材,还有家具贴面材料、胶黏剂、涂料和泡沫海绵、织物、皮革等覆面材料,这些装饰装修材料散发的甲醛、TVOC等污染物或单独超标或经过层层叠加使家具中散发的污染物超标,最终使放置家具的房间空气质量劣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