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研究机构主要开展了有关室内污染危害、室内环境质量指标、室内环境客观评价技术、室内环境检测技术、建筑装饰材料有害气体释放量测试技术、建筑内环境温度场、有害气体的治理技术等基础性研究工作。
来看一下国内相关部门颁布了哪些和室内空气质量相关的标准。
一、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卫生部和环境保护部于2002年联合发布,对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因子制定了限值。
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10)
由建设部于2001年11月发布,2006年修订并于2006年8月1日起实施。目前该版本已经更新。对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甲醛和氨的浓度限制做了修改。
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由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未能对某些敏感的污染因子作出明确的限值规定(如铅、总悬浮颗粒物、氟化物等),而这些敏感性的污染因子一旦出现在室内环境中往往又容易影响人体健康及室内环境空气质量,因此需要时,可以参考其标准。
四、室内空气质量卫生规范(卫法监发[2001]255号)
2001年卫生部发布了四项环境卫生规范——《环境污染健康影响评价规范(试行)》(卫法监发[2001]168号)、《室内空气质量卫生规范》、《木质板材中甲醛的卫生规范》和《室内用涂料卫生规范》(卫法监发[2001]255号)。
五、室内空气中单因子污染物卫生标准
卫生部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颁布实施的一系列室内空气单因子污染物卫生标准。
六、特定场所的卫生标准
卫生部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发布前即对特定场所制定了卫生标准,并根据各种场所的功能用途特别及特殊要求等,制定了相应的卫生规范。
七、香港特别行政区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香港特别行政区1993年11月完成了《1989年香港污染问题白皮书的第二次回顾报告》,其中讨论了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威胁及其他有关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适当的处理措施和方法。
相关阅读: